关注官方微信

EN

EN.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80后海归博士,让这件“看不见”的事被看见 | 创“作”未来

发布时间:2023-05-01 作者: 顾隽洁 浏览量:61214 转载于话匣子公众号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现“双碳”目标,对于超大城市上海而言,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在三峡上海院,80后“海归”博士李晓峰正带领“低碳解决方案咨询师”团队进行碳排放评级体系研究,推动城市商务楼宇运行阶段的减碳。

用卓岚的产品实现了碳排放采集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给园区“体检”的工作,去把碳排放的这个“家底”给摸出来。

李晓峰从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新能源及建筑可持续发展专业博士毕业后,便留在当地,并就职于国际知名地产咨询集团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去年他回到国内,成为三峡上海院的双碳技术骨干。

用卓岚的产品实现了碳排放采集

“碳排放”对普通人来说,看不见摸不着,李晓峰要做的,就是通过数据的测算与分析,让它被看见,被重视。

“第一步的工作,是在这整个园区里布置了一些智能的电表。”李晓峰说,通过采集设备,可以将用电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分析人员登陆平台,就能查看,“在网上的这个平台,会把我们的电量数据、能耗数据,全都在那个上面显示。然后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抓取一年的用电数据,通过一个用电量‘排放因子’的转换,可以把耗电量转换成这个楼宇的碳排放量。”

用卓岚的产品实现了碳排放采集

在李晓峰看来,城市里数量可观的商务楼宇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虽然许多建筑在建造时已经考虑到了使用更为绿色节能的材料,但就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而言,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运营过程,其实更值得关注。因而,他和团队正在研究的低碳评级体系,就是针对运行阶段。

“我们LEBORS这个工具,它的这个全称是Low Emission Building Operational Rating System。这里边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信息,第一个是低碳排放的,建筑的,在运行阶段的,评级体系,我们把它取首字母综合起来就是LEBORS。”

用卓岚的产品实现了碳排放采集

整个体系从建筑的能耗、面积、使用时长和人数等多维度进行考量。三峡上海院低碳解决方案咨询师周宇球说,双碳技术团队组建后,正以临新路园区的5幢建筑为样本,按0-6星的标准来打分,让楼宇运营方更直观地了解碳排放情况,从而优化改进节能方案。

“我是毕业之后就加入上海院,做的能源方向。一开始没有接触双碳这边的业务,然后也是跟着李博士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培训。我们找了一些应用的试点,结合了以往的一些项目,进行了示范应用,最终是选择了在临新路的这个项目进行落地。”

要推动一个体系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需要科学的测算方式、扎实的数据支撑等等。

三峡上海院副总经理赵修江说,院里的主要业务是提供清洁能源的开发解决方案,可以说是“做加法”,而这次特意从国外引进人才,搭建团队,则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做减法”

用卓岚的产品实现了碳排放采集

我们从能源的“消费侧”,在能源节约,能源消费“做减法”的思路上,也做了一些研究布局和探索。特别是对城市建筑的节能减排,节能低碳评估,可以为我们城市管理者,做智慧城市管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用卓岚的产品实现了碳排放采集

创“作”未来

上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亮丽名片。着眼抢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上海出台实施系列“行动方案”,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各种代表着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的新型岗位、职业不断涌现。话匣子推出系列专题——《创“作”未来》,走近新型岗位劳动者,一起感受新职业蕴含的澎湃活力。